中预警机又称预警指挥机,是装有远程警戒雷达用于搜索,监视空中或海上目标,指挥并可引导本方飞机执行作战任务的飞机。预警机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至今已经经过了60余年的发展,在许多场战争中大显身手,屡建奇功,深受各国青睐。一位军事专家曾经说过:“一个国家如果拥有良好的预警机,即使作战飞机只有敌方的一半,也一样可以赢得战争。”在现代战争中发挥如此重要作用的预警机很早就引起了新中国军队的重视,但早期受限于技术水平和战略需要,虽然研制出了预警机,但仍不能满足需求,改革开放后,经历了数次挫折,中国终于研制出了自己的预警机并装备部队,对提高解放军三军的战斗力起了巨大的作用,被人们称为“中国人的争气机”。
离开了预警机,是无法应对现代空战的。”作为现代空中的核心,预警机将远程警戒雷达搭载于飞机上,用于搜索、监视空中或者海上目标,指挥并可引导本方飞机执行作战任务,就像战斗机群的“眼睛”和“大脑”一样。由于战斗机的搭载能力的不足,自身雷达性能也有限,仅仅依靠战斗机自身雷达能获得的信息也很有限。预警机一般拥有更强的搭载能力,其高性能雷达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战斗机的不足,还可以通过强大的指挥系统直接指挥战斗机群作战,从而发挥更大的作战效率。
中国军队要想在现代条件下更好地完成对空防御作战任务以及建立一支攻防兼备的现代化空军,就必须拥有空中预警机这一不可或缺的力量倍增器。而从我国的国土面积、地形以及面临的威胁等情况来看,最好以高性能大型预警机为主。然而,获得预警机的道路对中国来说,是如此漫长又充满了挫折的荆棘之路。
1997年,中国在详细了解了以色列“费尔康”预警机系统的性能后,认为其性能完全可以满足中国军队对预警机的要求,并且以色列也极力希望向市场进行销售,以扩大其在国际军火市场的影响力。在这种有利的外部条件下,中国开始与 以色列 进行接触,双方开始对“费尔康”系统的引进问题进行谈判。由于中国在90年代初期就已开始引进俄制 伊尔-76运输机,对该机的使用及维护方面已经具备了较强的适应能力,因此提出了在伊尔-76运输机或A-50I预警机上加装“费尔康”系统的方案。经过数年的艰苦谈判,1998年,中国与以色列签订了一份4架预警机的合同,由中国提供 4架伊尔-76运输机,以方负责在其上加装“费尔康”雷达系统,合同总值近10亿美元,平均每架近2.5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