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中国的钢板大都是由河南某钢厂生产的,但产量、质量、规格都不能满足中国大规模造舰需求。九十年代国务院决定批准上宝钢三期工程,全部投资超过 600亿人民币,设计和关键设备全世界招标,但大部分设备国产化。
参加的国内制造厂有齐齐哈尔一重、四川的二重、太原重机厂、上海重机厂、苏州冶金机械厂、常州冶金机械厂等全国大型重机企业,宝钢三期工程是以民用为主,但是从专业方面看用途也是显非而易见的,其150吨电炉主要是炼高性能钢水。
大约在九七、九八年间,在宝钢三期基础上加宝钢厚板坯连铸、5米宽度的 中厚钢板轧制项目,总投资约60亿元,当时说是为了造航母准备的,绝大部分设备国内制造,设计由国际招标,当时所有投标国家都受到美国的阻挠,但可能还是因为宝钢的民用背景整个项目得以最终成功,或者另有其它原因。
记者搭乘的拖轮靠上长兴岛某造船厂码头。只见鲜红色的龙门吊在蓝天下格外醒目,干船坞里数艘30万吨巨轮即将完成安装,操着各种口音的数万名技术工人忙忙碌碌,与来自十几个国家的造船工程师一起,建造中国海洋装备业的梦想。
建设者为这里起了一个吉祥的名字──江南长兴。“大国巨舰”的梦想,即将在此启航。
踏上长兴岛,巨大的干船坞就在几十米开外,一艘为河北远洋公司(HOSCO)建造的“伟大中国号”30万吨级VLCC(超大型油轮)已近完工,白蓝褐三色的巨大船身在辽阔的岛屿上十分惹眼。此时,头顶一架超低空飞行的直升机轰鸣掠过。
与现场一位工程师攀谈得知,江南长兴基地工作的大部分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都是周一清晨从市区乘船上岛,周五再 返回市区过个周末。工作日就住在 岛上专门建设的员工公寓,“生活是比较枯燥的,除了工作还是工作”。
在江南长兴造船基地,自西向东并列着三条被称为“造船生产线”的项目基地,分别交由中船集团旗下在上海的外高桥造船、沪东中华造船、江南造船三家企业建设和发展──其中,最西边的一号线主要建造VLCC和VLOC(超大型矿砂船),由外高桥造船公司负责。
中间的二号线主要建造高附加值的大型集装箱船,由沪东中华负责;最东面的三号线最为神秘,由江南造船负责,主要建造军用舰船。
上述工程师透露,由于造船行业事关商业机密和技术控制,因此保卫工作很是严密。“一号线、二号线虽然保卫人员众多,但其实都是企业自己从社会上聘请的保安。
三号线则大不一样,有专门的部队驻扎保卫,而且最近还多了很多安全人员,在三号线周边布置了细密的‘流动哨’,我们都看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