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返回顶部 关注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
您当前位置:新闻 >新闻动态 >浏览文章

为了二十七年前的承诺——乡村医生张三坤扎根山区二十五载

2014-12-23 16:59:59中国承诺网已有0人评论 加入收藏

广州12月23日电(记者邱明)“你们送我去学医,我一定会回来为乡亲服务。”27年前,年轻的张三坤自告奋勇,成为村里第一个医学生。两年后,她如约返回村里,当起了走村串户的乡村医生。


25年来,她是1300多位村民随叫随到的免费“120”,400多个孩子的接生婆,更是近百位老人的“私人体检师”和不少村民的免费“药篓子”,为他人垫付费用的账簿记满了整整八本。


山村里的免费“120”


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黄坑镇小溪村,是一个瑶汉杂居的小山村,群山之间1300多位村民分散而居,“走山瑶”们聚居的瑶山村民小组远在半山腰上,离村部有五里多山路。


12月16日,记者走进小溪村。冬日和煦,柑香四溢,家家户户都在忙着采摘这里的特产——皇帝柑。张三坤家里请了人帮忙采摘,自己却顾不上帮忙。“趁着出太阳,温度高,老人们检查方便。”背着发黄的药箱,她骑着摩托车,奔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在一户户村民家进出。


86岁的邓秀英婆婆,儿女都不在家;85岁的黄金求婆婆,视力渐渐下降;72岁的邓应求老人,腿脚有些不便……村里90多位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每个人的状况张三坤都烂熟于心。量血压、摸脉搏、问起居、记病情,这样一套体检服务,两三个月就会免费上门一次,一趟走完七个村民小组,往往需要七八天。


这样走村串户的乡村医生生活,张三坤已坚持了整整25年。村民急诊、老人体检、防疫接种,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之前还负责婴儿接生,村医的全部工作相当于一个小型医院;从步行、骑自行车到摩托车,从上门请诊到电话叫诊,交通方式、叫诊方式发生着变化,随叫随到的上门服务张三坤始终坚持不变。


村民们说,这么多年,张三坤就是村里的免费“120”,不管白天黑夜,无论刮风下雨,只要有人叫诊,她从不推辞,总是随叫随到;2003年夏天的一个夜晚,5个不同村民小组的人生病,张三坤跑了整整大半宿;有一年除夕,张三坤正在杀鸡,“鸡毛才拔了一半”,就被叫出诊,回来时其他人家都已经吃完饭放炮仗了。


“那天半夜一点多,一个电话,张医生就来了。”检查完身体发现没有大碍,黄金求婆婆扣着衣服,笑的脸上的皱纹一颤一颤,嘴里不住地向记者夸着这位她心目中的好医生,儿女在外,自己在家带着两个孙子,头痛脑热什么的都是靠张三坤帮忙看理,“现在儿子叫我到镇上去住我都不去,家里有张医生,放心得多。”


8本账簿都是亏本账


“张医生,欠你的钱,卖了柑子会还一些,剩下的可能要年底了。”远远地看到张三坤,邓应求老人打着招呼,有些不好意思的搓着双手。


“没事的,不急。您腿脚不好,少上些山。”和往常一样,张三坤给他做了检查,叮嘱他注意身体。


邓应求告诉记者,自己身体不好,家里也困难,这么多年找张三坤看病都是赊账,每年收了稻子和柑橘才集中还两次,往往是老账还不完又要加新账,但张三坤从来没有主动催过还账。


村民们都说,张三坤当医生当的“很亏”,出诊不收出诊费,药用的是最便宜的普通药,很多人都是赊账,她还为不少人垫付了医药费,不仅没挣什么钱还在倒贴。


3元、6元、12.5元……在张三坤的诊所,记者找到了8本小学作业本,发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地记满了村民们的欠账,少的几块,多的几十,不少人的名字前面划了线,后面又一再出现,一些人的欠账现在还没有还清。


一笔笔数字背后,都有着一个个小故事:


最久的一笔欠账,1994年欠下,去年才还清;


1997年,一对外地农民工夫妇在村里果园打工,生小孩时没有钱,又患了感冒,张三坤给他们接生看病,又收拾了一些小孩衣服送去。民工夫妇再三要求记账,张三坤推辞不下,就让他们包了个一块钱的红包;


2004年,一位湖南李姓老人流浪到了村里,张三坤让他住到了自家果园,老人摔伤了脊柱,张三坤又垫付了三千多元帮他治疗;


还有一次,一位周姓湖南农民工被人打劫,躺在路上昏迷不醒,正好被进货回来的张三坤看到,张三坤立马掉头把他送到医院,治疗了七天。农民工给她下跪,说要给她做工还钱,张三坤坚辞不就,还送了路费让他回家。


在记者的要求下,张三坤算了这样一笔账:多年来,她已为数百位村民免费看病,先后垫付的医药费有3万多元;按一般农村药品市价,单药价差价这一项她就少收了八万多元。


“为乡亲服务一辈子是我的承诺”


今年48岁的张三坤,身形消瘦,没有这个年龄农村妇女常见的发福。


“最瘦的时候只有八十多斤。”张三坤说,这些年,她还兼任了村里的妇女主任,事情很多,忙得顾不上家里,一直觉得对丈夫、老人和孩子很愧疚。村医加上妇女主任的工资,到现在也只有每月1480元,以前更少,这么多年她不仅没能贴补家用,还在倒贴钱。


“要说亏也亏,但我不图什么,回来一辈子为乡亲服务,是我当年的承诺。”张三坤说,丈夫早年就跑运输,自己家境在村里算很好的,亏一点承受得起;这些年行医,积累了好人缘,也为开展妇女工作提供了方便,“我没有种田,村民们送我几棵白菜,我就很开心;这几年大家都种柑子,生活越来越好,我工作也越来越有奔头。”


1987年,当时的小溪村没有医生,村民看病不便,张三坤自告奋勇,让村里推荐自己到韶关卫校学习。两年后,张三坤取得了医学专业毕业证和行医资格,本可跳出农门,她却毅然如约回乡。


“一辈子在小溪村当赤脚医生,一辈子为小溪村的乡亲服务。”在当年的日记上,张三坤这样写道。


多年来,她拒绝了到镇计生服务站和城里的工作机会,专心守着小溪村,为了“跟上形势”,她先后自费读函授6年,医疗知识剪报做了满满两大本,又自筹资金10多万元,装修了卫生站,添置了电脑、频谱治疗仪等设备,学会了上网,花了三个月时间,摸索着做成了全村1300多人的健康档案。


在张三坤的影响下,她的女儿也选择学医,成为一名医护人员。


“不做 孔雀东南飞 ,而做 山雀 扎根基层。”黄坑镇卫生院院长凌春强说,正是有了无数像张三坤这样的医生服务乡里,农村“小病不出村”的目标才能实现。


关键字:
作者:邱明 来源:新华网
0% (0)
0% (10)
上一篇: 潘基文欢迎各方承诺为绿色气候基金捐资
下一篇:奥巴马赞比利时松饼美味 比总理隔空承诺请客
0
 
合作伙伴: 承诺返利商城 幸福联盟 百度搜索 谷歌搜索 今日新疆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