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返回顶部 关注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
您当前位置:新闻 >承诺兑现 >浏览文章

拒绝婚前性行为就是青春无悔?

2015-11-8 19:29:59中国承诺网已有0人评论 加入收藏

近日,西安某高校开设了一门“青春无悔课”,要求女生填写承诺卡,并宣誓拒绝婚前性行为,婚后拒绝婚外性行为。有女生表示,“非常不开心,没有人有权站在道德制高点对我们的尊严进行践踏。”也有学子表示,“理解学校为学生好的做法,但这样显得学校非常out。”(11月7日《北京晨报》)

  开设“青春无悔课”这还真属于教育创新。让学生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这是干预道德滑坡的积极作为。但是,对于“拒绝婚前性行为”以及“拒绝婚外性行为”来说,这只能是一种倡导。而且,让学生填写承诺卡和宣誓的做法也不妥。这不是青春无悔,这完全是教育误会。

  从人格角度来说,这是人格侮辱。这是用一种把每一个人都当坏人来预防的心理,在防范别人。当学生被逼着承诺和宣誓的时候,学校无疑是在过度防范,把每一个学生都想象成了“坏人”。最为关键的是,这种承诺和宣誓还大张旗鼓地宣传,传播照片和文字,这隐私权如何保护?

  拒绝婚外性行为和婚前性行为宣誓无疑是奇葩的,这暴露出了学校管理手段的黔驴技穷,以往期盼的寓教于乐变成了强硬约束。问题还在于,这种约束能起到作用吗?依靠承诺想杜绝婚前性行为和婚后婚外情是不现实的。

  这是从情理的角度来说。其实,还涉及法理的问题。从来就没听说有哪一部法律不允许婚前性行为,既然在法律上没有具体条款,作为学校就不能用强迫手段让学生书写承诺,并进行宣誓。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不希望婚前性行为和婚外性行为泛滥的,也希望这种现象能在道德层面、法律层面有所改进。但是,学校也需要守住自己的权力底线,可以通过教书育人去倡导,将这种理念让学生接受,而不是要求承诺和宣誓。

  从情理上这是羞辱人格,从法理上也无法可依,从实际效果上,宣誓和承诺意义又有几何?这不是“青春无悔”而是“教育误会”。

关键字:
作者:郭元鹏 来源:北京晨报
0% (0)
0% (10)
上一篇: 马云兑现承诺 为“创客中国”题词“坚持”
下一篇:10万美元年终奖?美国一公司真的兑现承诺
0
 
合作伙伴: 承诺返利商城 幸福联盟 百度搜索 谷歌搜索 今日新疆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