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费加罗报》5月26日文章】题:新毛主义者(作者 阿兰-热拉尔·斯拉马)
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戴高乐,接着是尼克松缔结了法国、美国同毛泽东中国的外交关系,但对政权的丑恶现实也同样有清醒了解。人们愿意相信这样一点:今天,寻求把中央帝国纳入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国家元首们以同样的明智看.到,中圃重新施展过去对新兴国家所具有的魅力将给自由世界带来危险。
自认为是世界中心的中国从未尝试过帝国主义行径。有关中国入侵或实施核弹袭击的幻觉,引起种种莫名的恐惧。当人们估计未来15亿中国人在能源、矿产和生活物资方面的巨大需求时,至少会有一种不安的心绪产生出来。中国和民主国家之间为获取全球资源而进行的竞争,使人们不禁对未来抱一种悲观的情绪。
非洲目前的分化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如果人们认为,中国进入非洲大陆并与美国展开竞争仅仅是为了商业目标,那就错了。这也包括一个政治计划。许多非洲独裁者都对中国的制度印象深刻。在他们看来,这说明资本主义扩张同极权制的社会环境是可以兼容的。但这种影响还要更加深远,一直传播到拉丁美洲、中东和中亚。
简言之,在20世纪意识形态的废墟上,面对欧洲民主国家的衰落,中国,靠着它的惊人发展以及通过重新施展过去“毛主义”所具有的魅力,正在使自己成为一种新的样板。当然,它也善于紧跟全球化的步伐。它知道,自己不可能置身于世界金融危机之外。眼下它对遏制欧元下跌所表现出的关心就是一种积极的信号。但尽管全球格局发生剧烈变化,中国一如既往地奉行邓小平在80年代初所开创的战略。这个战略从以往的实践中吸取了教训。
在50年代,中国首先打的是苏联牌。这差点使中国丧失掉自己的独立。在60年代,它试图从“第三世界主义”中寻找答案。然而,这不但无助于中国获得领袖地位,反而使它几乎完全陷入孤立。在70年代,中国与美国接近以使自己不受苏联的控制。但这一政策使它在第三世界中丧失了很多威信。从80年代初开始,中国明白必须同时在国际上打三张牌:即社会主义、第三世界主义和资本主义。
也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中国在80年代与美国修复了关系,大力进行经济改革,并与苏联密切了关系。自苏联垮台以来,中国保持了它的平衡目标。它对朝鲜保持着力度上时有变化的支持,它通过对制裁投赞成票对伊朗保持着压力。尽管如此,中国更愿意保持它在国际事务中的仲裁作用而不是试图统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