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成功人士?如果按照机场里的那些成功学书籍的标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成功:成功就是本来只有30分的天分与努力,却获得了100分的回报。不是吗?机场的那些成功学书籍大都是教人如何进行个人营销,让白菜能够卖个黄金价。
按这个标准来说,方舟子无疑是一个相当失败的人。
早在1995年,方舟子就拿到了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的博士学位,仅仅凭这点专业本事,他也完全可以在美国过上一种平静而优越的生活。但他自小就怀有一种诗人般的浪漫主义情怀,并不甘于在实验室里去消磨掉自己的人生价值,于是他选择了回国。
作为早期的留美博士,回国又赶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十几年,以方舟子文理兼备的素质,本来很容易过得滋润有加的。他的同学,想必多数都有了豪宅名车。
从2000年创办打假网站“新语丝”算起,方舟子的“打假之路”走了足足10年。方舟子说自己平均每年要打假100件左右,10年下来就是1000件。更难得的是,总喜欢以事实说话的方舟子,10年打假几乎从未失手。一件件学术腐败被揭露,一个个骗子现出原形,一个个公众被启蒙。
但方舟子并未得到可观的回报,至今大陆的公众还无法正常浏览“新语丝”网站。虽然名满天下,但方舟子并未因此而发财,他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写一些科普书籍和媒体专栏。
至今,方舟子已经写了18本科普书籍,但作为科普作家,他的书卖得并不好。“我写的书,销量最好的一本也就卖了几万册,跟动辄几十上百万册销量的养生书籍比差远了。”在被问及科普作品销量时,他如此作答。从收入上讲,他比白领们高不了多少。
方舟子不是没发财的机会,某保健品企业就说因为方舟子的揭发,让他们损失了一个亿。在几桩与牛奶有关的公案中,只要方舟子开口,挣个上百万不是难事。可惜按某些庸俗成功学的说法,方舟子情商太低,对这些挣钱机会一概不沾。打假10年,他树敌无数,但从未被发现有收受不当利益,在这一点上,方舟子实在是一只无缝的蛋。
打假不但没赚钱,反倒是赔了不少钱。因为一些地方势力的保护以及荒唐的法院判决,方舟子输了四场官司。2007年,他因打假而被告,官司败诉,妻子的账户上被静悄悄地划走4万元不说,对方还扬言要报仇。无奈之下,只好带着一家老小借住到朋友家里。
而就在几天前,方舟子的“失败”达到了顶峰,差一点连性命都不保:8月29日,他在家门口被两个人袭击,一个用疑似乙醚的东西企图麻醉他,另一个手持铁锤准备置他于死地。幸好方舟子“反应敏捷,跑得快,躲过一劫”,仅腰部受了轻伤。
方舟子过得有些“失败”,但被他揭露的各路造假者和骗子,却依然成功着,这或许是他的另一大失败。
“西太博士”唐骏至今没有道歉,而且又搞了新公司在美国上了市;周森峰依然在他的地方大员的官位上坐得稳稳当当,清华大学也没有对其论文剽窃作任何回应;禹晋永虽然销声匿迹,但也没听说他因为那些涉嫌违法的行为受到过调查;还有“神仙道长”李一,被揭穿画皮之后,至今仅仅是“请辞道教协会职务”,而对于他涉嫌的诈骗、非法行医等严重罪行,也还没有下文。方舟子也承认,担心地方势力保护李一,对李一最终是否被法办持观望态度。还有那些数量众多的造假剽窃的教授们,被方舟子揭露后绝大多数都不了了之,遭体制内调查处理的,实属凤毛麟角。
造假者和骗子们的逍遥,与方舟子的落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实在是当下社会的一种怪现状。而我觉得,此次方舟子被袭击,甚至可以说是这种怪现状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因为对造假者缺乏制度性的惩罚,让其逍遥法外,实际也是将打假者置于危险之中。
不是么?当那些骗子们被揭露的时候,传媒蜂拥而至,他们最初也一定吓得哆嗦,但随着舆论风头一过,他们发现,一个正规的惩罚机制并没有接踵而至。他们甚至可以动用各种关系,让政治变成自己的私有品,让司法充任其马前卒。方舟子你揭露你的,媒体舆论你报你的,我自岿然不动,你又能奈我何?
五次三番之后,骗子们就摸到了门道:没有健全的制度跟进,媒体曝光是不用太害怕的,媒体舆论嘛,每一次都大惊小怪,每一次又忘得太快。
除了媒体,骗子们也发现面对的敌人只有方舟子一个人,而不是一个体制。因此,他们相信,锤杀了方舟子,就锤掉了打假之路。行凶者恨他说了真话,同时相信灭了他以后,虚假就可以横行。因为,他就只有一个人在战斗。
行凶者之所以丧心病狂敢谋杀方舟子,还因为很多时候对这种事追究的力度实在不强。前段时间,与方舟子合作打假的《财经》杂志编辑方玄昌,在下班途中被两个人用钢筋袭击而受重伤,报案后,杂志社两次致函公安部门催促重视,结果得到的答复是普通刑事案件,没有警力。
方舟子表示:“如果方玄昌遇袭当时得到公安机关的足够重视,马上查案、破案,那将是对受害人的最大保护,我这次被追杀的事件也许就不会发生。”可想而知,歹徒的漏网,对恶行是什么样的一种示范作用?
当然,根据以往的经验,此次方舟子遇袭,关注度确实太高,如果政法委领导过问限期破案,破案概率不会太低。我还是要冷酷地说,方舟子被袭一案不破,我们的社会就难言有正义和法治,但即使方舟子一案告破了,很可能也只是人治的胜利。没有健全的社会制度保障,即使方舟子安全了,这个社会中的那些无名的扒粪者、举报者的整体命运依然堪忧。
以前学道德哲学的时候,一开始不太明白为什么《正义论》都是在探讨分配问题,后来慢慢明白了,分配才是社会道德的基础。说得通俗点,一个社会机制,要让好人有好报,这个社会才会有道德,才会有进步和繁荣,反之,社会道德就会倒退,就会因腐败而沉沦直至崩溃。
方舟子打假10年,从个人回报上来讲,可以说是“损人而未利己”,唯一得利的是我们的社会正义。他靠点射使个别造假者无处遁形,十年如一日地维护着学术殿堂和社会道德的最后纯净,让邪恶力量因为他的存在而有所忌惮。
方舟子以一己之力在抗拒群魔,宛如一个侠客,纯粹而悲壮。他因为打假成了人所皆知的“斗士”,还差点成为了烈士。对于方舟子个人,可能是人性的一种高尚,但对于整个社会,这却是一种悲哀。
如果我们这个社会,像方舟子这样的铁骨铮铮、两袖清风,为社会道德和正义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却得不到好的回报,相反,那些骗子们过得日益滋润,那么我们的社会道德和正义也将会迅速崩溃。
方舟子的妻子期待北京警方早日缉拿凶手,更期待中国社会不再需要方舟子以一己之力抗拒群魔的那一天。如果一个社会缺乏良性的制度和机制,总是让个人面对群魔,那么,很快会有更多的人加入群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