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返回顶部 关注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
您当前位置:参考 >参考消息 >浏览文章

中美可从英德关系中借鉴什么?

2010-9-21 14:24:24中国承诺网已有0人评论 加入收藏

瑞士日内瓦大学终身教授相蓝欣在东方早报发表文章说,美国前国务卿、着名战略家基辛格警告,如果中美两国不能建立一种持续合作的模式,那么两国就有对抗的风险,基辛格认为,美中关系有可能同19世纪末开始的英德关系那样,从合作走向对抗。确实,中美关系的症结是缺乏基本的战略互信。中美之间的主要协调机制美其名曰“战略与经济对话”,实质上很少涉及战略互信,更多是解决经济等实际问题。因此,中美之间尚未建立一个具有强有力的政治保障的战略协调机制。

 

基辛格博士为何用英德关系作比喻?笔者认为,英德关系是一次世界大战前变数最大的一对关系,如果双方处理得当,本来有可能改写一战的历史。

 

      

 

1871年德国统一以后,俾斯麦首相的一个重大决策是放弃对海外殖民地的争夺,将德国的精力放在欧洲大陆。这个政策对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海外帝国的英国来讲,无疑是件好事。首先,德国不会同英国发生争夺资源和市场的战争。更重要的是,德帝国没有必要发展庞大的海军,而在英国看来,任何挑战其海军霸权的国家都是在触犯它的核心利益。于是,英德关系在俾斯麦时期基本上相安无事,没有实质性的战略冲突和战略猜忌。

 

然而,“铁血宰相”在1890年被迫去职以后,新生代政治家开始蠢蠢欲动,鼓吹德帝国推行“全球战略”的重要性,特别是大幅度地提升海军力量,旨在控制海权以与盎格鲁-萨克逊民族相对抗。

 

当德国在1897年以强占中国的胶州湾拉开其“全球战略”的序幕时,英德关系已进入了严峻的战略猜忌时期。即便如此,德国政府仍不断向英国释放友善信息,说明无意同英国交恶,并刻意强调,德国民族和盎格鲁-萨克逊民族的“天然血缘纽带”,同时也没有实质上的地缘政治冲突。在德国看来,德英一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从英国方面来讲,与德国交恶也不是初衷。德国的“全球战略”本不是直接针对英国的海上霸权,而是以保护海洋贸易通道为主要目标。不过,此后德国领导人的表现却给两国已经开始微妙的关系带来新的变数。

 

首先是“大嘴巴”德皇威廉二世的种种惊人言论,比如在八国联军侵华的行动中强调“文明”对付“野蛮”的“黄祸论”。在英国初败于南非的布尔战争时公开向英国的死敌克鲁格致电祝贺,还有两次摩洛哥危机事件中的种种异常表现,迫使英国人逐步把德国认定为敌国,并最终加入了协约国军事同盟。

 

 
奇怪的是,德国政要对英国的战略猜忌缺乏敏感。为了向伦敦示好,柏林曾向英国提出军事上帮助大英帝国保卫殖民地的“友好建议”,而英国却立即认为德国本身就有染指英帝国版图的战略意图。德国想离间英法关系,防止其结盟政策奏效。但英国在同德国打交道时,只是心存疑虑,并未向德方表明什么条件下可以继续保持良好的关系,至少不会成为军事对手。

 

因此,一战前英德双边外交的失败是基于对对方的战略意图的误判。用基辛格在《大外交》中的话讲,双方都提供对方不想要的东西,而向对方提出的要求也正是对方不愿提供的。因此,尽管英德两国传统的对抗基础并不深厚,但到一次大战前终于成为敌对的双方,这个惨痛的历史教训是值得后人牢记的。

 

当然,同英德关系相比,中美关系要复杂得多。首先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所占比例就不同。美国的“中国威胁论”的出发点是两国政治体制的不同。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以后,西方一直有人鼓吹“中国经济威胁论”和“中国军事威胁论”,近来由于所谓“中国模式”的讨论,包括中国人自己对这个议题的热衷,中国威胁论又开始以一种更加令人担忧的形式现身,演变成了更具有意识形态背景的“中国模式威胁论”,渲染中国将成为美国或西方民主自由的发展模式的 “终极挑战”。对西方的捧杀和棒打,中国人都应当持平和的心态。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明白,中美交恶将是世界的灾难。但是中美之间缺乏战略互信,战略误判是有可能的。我们只有了解历史才能够因势利导,正确把握中美关系发展的大趋势。

关键字:
作者:admin 来源:参考消息
0% (0)
0% (10)
上一篇: 奥巴马: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对美国有利
下一篇:外媒:人质报告呈中国 菲究10官冀释怨
0
 
合作伙伴: 承诺返利商城 幸福联盟 百度搜索 谷歌搜索 今日新疆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