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日报中文网:今年北京的民众恐将过一个“寒冷”的冬天,因为中国的物价飞涨,纺织品价格尤其涨得不像话。要在北京服饰商场要买件御寒的外套,没有千把元人民币恐怕买不到。
北京的监测数据显示, 内衣、毛巾等棉制商品平均涨幅在一成三至两成四之间。 其中内衣涨幅最大,平均涨幅两成三。
原因是,中国本土棉花产量去年比前年减产一百多万吨,棉花缺口四百万吨左右。今年黄河流域雨水多,导致棉花产量减少,品质下降,总产量可能骤降两成以上,纺织业者苦不堪言,连带也使消费者跟着倒楣。
“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油你涨”、“苹什么”、“糖高宗”,这些富有创意的相关语,反映大陆民众高涨的怨气。
新华网报道,农产品市场需求大、国家进行调控政策、天然灾害发生,这些都不是民众最担心的,他们最担心的是在人为炒作下,其他物品也跟着水涨船高。
对比十月下旬寒冷的气温,北京百货公司周年庆的促销活动打得火热。从事出版业的晓英原本想在北京新世界百货的周年促销战中,捞些便宜货,但她一踏进百货公司的服饰部门,发现“周年庆一点都不便宜”。
每月领着六、七千元人民币薪资的晓英,所得水准在大陆白领阶级中,其实不算太差。但面对打完折仍要上千元的长款外套,她叫苦说,“根本买不起衣服”。
晓英说,早就听说今年羽绒衣要涨价,夏天快结束前,马上囤了一件,“可是没想到其他的衣服还这么贵”。她把添购其他衣服的念头给打消了。
晓英说,现在随便走进一家北京的服饰商场,冬季服饰“起跳价”都五、六百元,一般都是上千元,逼得她宁可“远观”而不敢“亵玩”。
高涨的服饰价格,让晓英不得不反向操作,专买“反季促销商品”。晓英说,所谓反季销售,就出现了“夏天买羽绒衣、冬天买裙子”的怪现象。
在北京从事传播业的文静也说,每月的工资,光买几件衣服就空了,逼得她开始成为一日本国民牌“优衣库” 的忠实顾客。她直呼,“这个牌子动不动就打折, 刚买了件上衣只要一百四十九元,好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