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交学者》杂志6月6日文章,原题:印度的卡车,中国的法拉利西方和印度媒体从不放弃任何机会评说中国在全球的经济投资,无论是在非洲还是南亚。最近,非洲频频见诸印度报端,被认为是两个亚洲大国之间继南亚后的第二个角力场。
印总理辛格驳斥了印度试图在非洲与中国竞争的说法,还重申这个世界有足够空间供中印同时增长。尽管如此,印媒在报道辛格最近的非洲之旅时并未关注印度在非洲大陆投资的期望,而是将焦点对准印中间的竞争。
中国的巨大经济飞跃令人的确难以忽视。但不管北京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新德里都应集中精力扩大自己的经济影响力,并充分利用其在新兴地区的软实力。此外,从经济对手的角度来看待中国是徒劳无益的。这样做只会让我们分心,并令印度看起来仍停留在发展中国家的心态,而非崛起中的超级大国。
印度要以成熟的态度看待中国进入其他地区的行为,同时须做好准备,培养与那些不一定对中国友好的国家的政治关系。
从更广阔意义说,印度须抛弃“以中国为中心”的心态,否则我们的目光只会局限在中国扩大其影响力范围的地区。印度媒体这种思维定式的危险性在“阿拉伯之春” 后表现得尤为明显。埃及曾寻求印度的帮助来举行大选,但我们的媒体过于集中报道中印竞争非洲及美巴关系问题,以至于这一令人振奋、体现印度民主传统和机制的新闻仅出现在不起眼的角落。
可叹的是,这些机制经常被看成是印度相对于中国发展较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印度学者不放弃任何机会来宣扬民主传统阻碍经济发展的观点,但他们都忘掉一点,虽然中国可能拥有世界所有财富,但谈到机制建设时,别国寻求的是印度的帮助。
毫无疑问,中国将继续像一辆法拉利汽车那样奔跑,印度则会如一台卡车那样缓慢但持续前行。不过,卡车没理由一定要追上法拉利,而应找到自己通往繁荣和成功的道路。(作者特瑞迪伍什·迈尼为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副研究员,伊文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