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时报》网站9月28日报道】题:不仅是中国制造,而且是中国设计(记者萨米尔·雷迪)
9月26日至10月3日举办的“北京国际设计周”活动将展出来自30个国家的2000多件作品——或许更重要的是,它将凸显中国立志成为一个文化强国的决心。
从751时尚设计广场、三里屯街区到中华世纪坛当代艺术中心,“北京国际设计周”的展示横贯这座城市。在中华世纪坛,英国设计师保罗·考克斯基巨大的作品——30张刻有经典中、英文诗句的卷曲的钢板——向今年的“主宾城市”献礼,象征着“北京国际设计周”美学交流的精神。这一周同样标志着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以“仁:设计的善意”为主题的“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开幕。
本报记者与该活动的创意总监、著名美籍华裔策展人、评论家、作家陈伯康谈论了中国本土人才、对模仿的误解和为何北京已准备好成为设计中心等问题。
记者问:北京国际设计周与其他国际设计活动有何区别?
陈伯康答:一个巨大的差别是,我们不是围绕一场贸易展来搞活动。这是一个以文化为定位的活动,且是有意如此。在中国,设计还是个相当新的事物,我们的目标是一面使设计成为乐事,一面促进思想的酝酿,而不是搭起销售柜台。另一方面,简单的说,则是人们对中国十分感兴趣、十分关注。这里是你仍拥有试验自由的少数几个地方之一,因为你正处于某个过程的开始阶段,但你工作的对象将对全球产生影响。
问:中国的哪座城市与设计的关系最密切?
答:当然是北京。它恰到好处地融合了向前看的态度和一直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的精神。对我来说,如果中国将出现某样新东西,那将来自北京。然后还有香港和上海。深圳和广州是制造业的中心。
问:对于中国设计缺乏独创性的老套看法,你怎么说?
答:我们都知道这种陈词滥调——中国人只会模仿,他们只是在跟随西方的潮流。这种说法有一定成分的真实性,但反过来说也没错。在这里,各个阶层都有靠自己的力量开发出某种新东西的强烈渴望和巨大能量。我刚来时,人们对定义“中国设计”兴趣浓厚,而仅仅过了三年,我已看到它从重新解读传统主题演变成围绕什么是中国特色等复杂得多的观点。如果创造力需要乐观主义,那么中国不缺乐观主义,而我确信创造力也会随之而来。
问:你能提炼出你眼中中国设计方式的某些特征吗?例如相对于意大利或荷兰的设计方式。
答:中国的学术追求有“围绕物质进行思考”的长期历史。有些设计师试图通过将哲学引入设计来重新与此建立联系。我认为即便不比这一点更有趣也差不了多少的是,设计师们考虑更多的不是如何复兴中国美学,而是你如何在当代中国的背景下进行设计。这是一个十分繁忙的、不断改变的、有改革能力的地方。
问:鉴于如今形势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在2011年,设计意味着什么呢?
答:你看看,比方说,20世纪中叶是美国设计最繁荣的时期。两者并非一对一的比较关系,但在某些方面,中国使我想起战后的美国。在那段时期,你得到的是与新技术、不断改变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结构的变化相呼应的设计。最有趣的想法是从这些情境中产生的。就某些方面而言,中国正在经历一段类似的时期,想一想中国在这段时期会产生什么是很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