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返回顶部 关注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
您当前位置:参考 >参考消息 >浏览文章

告别“崩溃”这个情绪化用语

2011-10-21 12:16:22中国承诺网已有0人评论 加入收藏

10月19日清晨6点半,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一派繁忙。所有自助换票机前都排出队来,安检口全部打开,拥挤不堪。这是中国各大交通港的缩影。就在前一天,国家统计局宣布中国经济连续三个季度减速。媒体上的消息说,中国一万公里高速铁路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态。再早前,温州大量企业主外逃的消息震动全中国。有人预言,温州模式的“崩溃”是中国经济“崩溃”的开始。首都国际机场和温州呈现了繁荣和萧条的两个极端例子。它们哪一个更能代表今天真实的中国呢?

 

它们谁也代表不了。甚至9.4%的前三季度增长率,引来的评价也是截然相反的。有人认为它标志着中国经济在“软着陆”,但股市用全面下跌回应它,反映出市场对这种“软着陆”并不欢迎。对于一个发展迅速又体量巨大,主动和被动调整不断发生的经济体来说,任何简单的评语都是幼稚的。

 

对中国经济崩溃的预言已经有过不止一百次了,但这个说法越来越含混不清。什么是崩溃呢?中国的股市从6000点跌回2000点上下,这是崩溃吗?很多产业经历了从繁荣到萧条的转折,是崩溃吗?我们是否已经“崩溃”过很多次了呢?

 

我们大概应该告别“崩溃”这个带着主观情绪的用语,它最早是西方舆论戴在中国经济头上的,渐渐地,它被用来支持意识形态的辩论,送给中国经济专用。围绕中国经济是否会崩溃的争议,越来越像是抬杠,失去了实际意义。

 

中国的经济问题每一个都需认真对待,但这和这些问题真的都能得到解决是两回事。中国最终会发现,解决问题就是社会运行的方式,但一些问题是注定解决不了的。我们最终会对经济的正常和反常性形成更豁达的理解。社会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是问题的碎壳堆起来的。

 

如果硬要说崩溃,它也许未必像它的原本词义那么可怕。因为欧美很多国家的经济站在悬崖的更近处,它们在向我们表演“崩溃”意味着什么。

 

中国现在的一个大问题是,社会的容忍度在迅速缩小,中国经济必须做“三好生”的压力很大。比如它应以“较高速度”增长,但不能过热,不能有高通胀。这样的要求没错,但按照这些要求做得像钟表一样准确,中国经济做不到,在世界经济史上也不曾有谁做到过。政府和舆论都不应提高社会的期待值。中国经济越来越“好” 的标准只能是相对的,中国经济的真实质量,还有公众对它的要求,必须做相互靠拢的努力。

 

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应当说真话,这包括问题严重性的真话,也包括这种严重性在中国快速发展大格局中真实位置的真话。中国经济的机器转到今天,让它转得更好更快挺难的,但真的让它停转也不会那么容易。

 

让各种真话去构筑中国经济的自然图景吧。自然是中国经济、也是中国社会的最高境界,它会受到一时的破坏,但它的复合能力总是很强。要发生的问题最终挡不住,它们有多少被解决,有多少被我们适应,不完全取决于我们的意志和干预。但中国社会的积极向上,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方兴未艾,决定了这里不是处理各种崩溃的墓地。实际上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遭遇了各种难关,但它们没有一个是真正过不去的。

关键字:
作者:admin 来源:国际金融报
0% (0)
0% (10)
上一篇: 外媒称奇瑞为下一个“塔塔”
下一篇:卡扎菲命丧家乡苏尔特
0
 
合作伙伴: 承诺返利商城 幸福联盟 百度搜索 谷歌搜索 今日新疆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