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返回顶部 关注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
您当前位置:参考 >参考头条 >浏览文章

百老汇新剧探讨中西文化误解

2011-11-24 17:43:23中国承诺网已有0人评论 加入收藏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站11月22日报道】题:无法翻译(记者埃米·易)

 

多年来,中式英语(也就是那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搞笑的中译英)已经产生出一种亚文化。一些书籍和网站显示了在中国,普通的英文用语如何在无意中被弄得面目全非。比如“残疾人洗手间”变成了“畸形人厕所”,“勿入草坪”成了“小草正在睡觉,请不要打扰它”。

 

这些误译现在登上了舞台。在百老汇新喜剧《中式英语》中,它们成了一种隐喻,体现出随着全球秩序的转变,外国人在中国面临的文化复杂性。

 

这出戏以幽默的口吻讲述了一位克利夫兰商人试图在中国重振事业时“迷失在翻译中”的故事。剧作家、托尼奖得主、普利策奖入围者黄哲伦以深刻的洞察力剖析了横跨文化和语言的愚蠢错误和恶作剧。这样的描述甚至让一些严厉的批评家感到娱乐:他们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和在中国生活工作多年的“中国通”。

 

今年夏天,《中式英语》在芝加哥古德曼剧院上演时,中国官方媒体评价了这出戏。尽管《中式英语》突出了腐败、裙带关系和其他令人反感的行为,评价却相当好。

 

政府管理的英文报纸《中国日报》也对《中式英语》持肯定态度。文章称,这出戏效果很好。

 

考虑到中国媒体常常对西方描述中国的方式很敏感———如果不是直接愤怒地反驳———这些反应令人吃惊。这或许与这出戏既嘲讽了中国也嘲讽了西方有关,它也承认美国在中国崛起的同时面临的经济困难。此外,《中式英语》同时讽刺了西方人,而不是仅仅取笑中国人的方式。

 

美国广播公司在芝加哥的电视主播于小玲说,简单地说,这出戏“探讨了西方对中国的常见误解以及中国人对西方的错误印象”。

 

即使戴着喜剧的面具,戏中的人物、情景和对话仍然显得很真实。在纽约看过这出戏的美国人马特·波廷杰说:“我认得出戏中的每个人物。”波廷杰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北京工作了8年,为《华尔街日报》和路透社做记者,他目前在中国给商界人士提供咨询。

 

波廷杰说:“这让我想起早先在华外国投资开始急剧增加的日子。这些古怪的西方人出现在中国———那个美国商人跑到这里想干一番事业,却根本不知道等着他的是什么。”

关键字:
作者:admin 来源:参考消息
0% (0)
0% (10)
上一篇: 中国人越来越喜欢网上购物
下一篇:日本在中美之间陷入两难境地
0
 
合作伙伴: 承诺返利商城 幸福联盟 百度搜索 谷歌搜索 今日新疆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