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秘书处(TCS)今年9月在首尔挂牌,这是三国政府间第一个常设性国际机构,因此被一些韩国学者称为“东亚一体化的基石”。中日韩三国的经济总量目前已占全球的20% ,这自然让外界对东亚的一体化赋予很多想象空间,但由于历史、领土、政治体制等原因,这三个邻居在过去几十年一直若即若离,民间情绪也十分复杂。
习惯于睡床的中国人,习惯于睡地上的韩国人和习惯于睡榻榻米的日本人,今后的合作前景会有多大?《环球时报》记者近日专程到首尔走访中日韩秘书处,从现任秘书长、韩国外交官申凤吉那里,听到的是这样的回复:“秘书处的工作刚起步,没有人能知道将来会怎样,但我希望20年、30 年或 50年后,人们再来看中日韩秘书处的成立,会发现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决定。”
首尔市中心有一座名为 S塔的现代化写字楼,中日韩秘书处就在它的20层。秘书处现有16名正式员工,其中 4名中国人,3 名日本人,其余都是韩国人。现任秘书长申凤吉是韩国前外交部发言人,两位副秘书长分别是中国的毛宁女士和日本的松川瑠衣女士。按规定,秘书长每两年在三国间轮换一次,会费由三个国家各承担1/3。
中日韩之间已经有各种层次的合作,三国政府间除了东亚峰会,还有17个部长级会议,为什么要成立秘书处呢?对《环球时报》记者提出的这个问题,秘书处的几位负责人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东亚共同体”的概念。毛宁说:“东亚共同体应该什么样,现在并没有具体而公认的设计,但秘书处的建立表明东亚三国有向这个方向发展的政治意愿。”据了解,韩国总统李明博2008年上台后,为中国人所熟悉的是他对朝鲜的强硬态度和对美国的步步紧随,但中日韩秘书处的提议正是他在2009年做出的,并很快得到中方和日方的积极响应。申凤吉告诉记者,实际上中日韩领导人一直在考虑这件事,类似设想也提过多次。他还表示:“这两年,中日韩合作的节奏明显在加快。”
在中日韩秘书处一名日本籍雇员递给记者的名片上,可以看到日方对这个机构的译法很是特别——“日中韩三国协力事务局”。也许这种译法,更有助于理解秘书处的职能。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处于起步阶段的秘书处,目前正在开展和筹备的合作项目有灾害管理、中日韩三国自贸协定、亚洲校园计划(即在中日韩某些高校间互相承认学历和学分的计划)等,至于三国之间的历史问题和领土争端问题都没有涉及。松川瑠衣告诉记者,这个机构的职能就是务必让三国都受益,“所以我们只做有利于各方的事,从最简单的做起”。
中日韩分别是世界排名第2、第3和第13的经济体,这样的组合相当耀眼。但三国的合作显然不是无障碍通道”,记者在秘书处采访时发现,几位负责人都强调现在是“该多说说三国之间的共性而不是问题”的时候了。申凤吉对记者表示,希望秘书处将来有“更大权力”,能为东亚和平发展做更大贡献。
松川说,虽然从最简单的事起步,但一步步地积累,也许只要 6年,秘书处就会令人刮目相看。毛宁说,在可预见的 3-5年里,中方希望把秘书处建成东亚的数据库和信息中心,“没有人敢说50年后我们就是又一个欧盟,但中方希望三国将来的合作是全面的”。
“你难道没觉得,比起东南亚人,我们韩国人更像是中国人吗?”在秘书处,韩方小姜说了这样一句话。曾在三星集团供职20年的李相根也提到三国的人长得最像。李相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对韩国来说,中国应是比美国更重要的朋友,“中国离韩国那么近,美国那么远”。他认为,现在是建立“东亚联盟”的时候了,“把过去的一切都忘了吧”。
在韩国,也有非常关注中日韩合作前景的学者。比如,高丽大学教授金圣翰对记者说,日本今后在中日韩三国合作中也会很积极。有不愿透露姓名的日本官员曾私下对他表示:“在没有美国的情况下,我们东亚三国同样做得很好。”韩国外交安保研究院教授尹德敏说,中日韩合作的最大障碍可能是历史问题和领土争议。他认为,宽恕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日本要有承认历史的勇气。
除了中日韩之间的历史问题以及领土纠纷,美韩同盟和美日同盟的感情显然也是不能被忽视的“障碍”。在被问及对驻韩美军的看法时,年仅15岁的韩国新东中学初三女生金采鳞(音)对记者说,虽然她知道自己国家里有另一个国家的军队“不怎么好”,但她还是觉得,美军的存在,给韩国人更多安全感。
尽管在韩国依旧有这样复杂的民间情绪,但当《环球时报》记者离开中日韩秘书处时,还是非常感叹,中日韩官员第一次在一个固定的办公室里共事,并表现出国家合作的意愿,这不是一件平常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