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返回顶部 关注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
您当前位置:评选 >说道做到 >浏览承诺

他用鲜血兑现了五年前的承诺

2009-9-8 12:32:57中国承诺网已有0人评论 加入收藏

《新京报》编辑刘英才是邢台市临西县人。2002年在河北大学中文系就读期间,他报名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志愿者队伍,编码为河北省88号。

今年的4月5日、6日,他分两次为一个素不相识的姑娘捐献了100毫升造血干细胞,并因此成为北京平面媒体捐赠造血干细胞第一人。昨日,记者打电话采访这位刚刚出院的同乡时,他略带虚弱地说:“媒体从业者不仅要报道别人的善行,自己也要成为履行社会责任的一员。”

为了五年前的一个承诺

4月10日下午,记者接通刘英才的电话时,听筒中传来的声音还显得有些虚弱。尽管刚刚出院,仍需安静地休养,但一听是家乡的媒体要进行采访,要强的刘英才依然说:“没事儿,你尽管问吧,我能行。”

刘英才是邢台市临西县人,1999年考入河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2002年,身患脑癌和白血病的“双癌少校”隋继国,为了让更多的人加入中国骨髓库,拖着重病的身躯只身骑自行车周游全国作宣传。他在河北大学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了心地善良的刘英才。不久后,刘英才便报名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志愿者队伍,骨髓号码是河北省88号。

5年之后,刘英才已在北京就业,当上了《新京报》的编辑。 2007年元旦前后,刘英才突然接到了一个来自红十字会骨髓库的电话,“一个血癌患者,与你的骨髓初步配型成功了,你愿意捐献你的骨髓吗?”尽管捐献骨髓只是五年之前的一个承诺,而且许多承诺捐献的志愿者最终都打了退堂鼓,但刘英才回想起“双癌少校”,仍然没有一丝犹豫,“我愿意捐献。”为了兑现这个五年之前的承诺,他又先后说服了父母和妻子,赢得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受助人是女大学生

接受刘英才捐献的人,是山西省晋城市的一位女大学生,身患急性白血病。

去年8月,刚刚读到大一的18岁女孩小菲(化名)被确诊为急性白血病。一个月后进京求医,在解放军307医院接受治疗,但小菲化疗反应很严重,一直恶心和呕吐。

治疗期间,小菲的父母、哥哥以及家里的其他亲属都参加了骨髓配型,但结果令人失望。去年11月底,小菲的血液样本被送往中华骨髓库参加配型。一个月后,他们得到通知,配型成功了!然而,小菲一家的心仍然紧绷着,非亲非故的,如果这位志愿捐献骨髓者突然反悔了怎么办?直到3月28日,小菲进入医院的无菌舱,准备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全家人才放下心来。

捐献过程很顺利

4月2日,刘英才和家人拖着行李,在红十字会有关负责人及单位同事的陪伴下,前往北京空军总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医院病床的正上方悬挂着一串串五颜六色的千纸鹤,这些都是骨髓库的志愿者折的,每一只纸鹤都寄托着他们的祝福。    

4月5日上午9时,刘英才躺进空军总医院分离室内,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负责导血和回血的两个针头,分别从肘部插进了刘英才的双臂,血细胞分离器运转4个小时后,60毫升造血干细胞被分离出来,当天下午3时许,输进山西白血病女孩小菲的体内。

两年前,身为记者的刘英才曾经采访过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仁炜,很巧的是,两年后,他也成了一名捐献者。4月5日,得知刘英才捐献的事情后,仁炜和妻子特地赶到医院看望刘英才。

4月6日,刘英才再次为小菲捐献了约50毫升造血干细胞。

目前,出院后的刘英才正在家中静养,要长时间服用钙片,并且定期体检,预计恢复三周即可重回工作岗位。而小菲仍在无菌舱内接受治疗,如果病情恢复顺利,过一段时间后,小菲就可以出舱。

据了解,刘英才是北京第52例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也是北京平面媒体造血干细胞捐献第一人。     

【相关链接】

捐献造血干细胞与捐献骨髓

早期的捐献骨髓与目前的捐献造血干细胞,都是为他人提供造血干细胞的过程。但是,早期的骨髓采集法需要给供者注射麻药,再从髂骨中抽取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所以原来叫捐献骨髓。如今则是通过循环外周血采集其中的造血干细胞,和普通捐献成分血的过程相同,所以现在称捐献造血干细胞,目的也是区别于以往的捐献骨髓,避免造成误导。供者在采集过程中清醒,对于供者来说,容易接受,也没有什么痛苦。

图说:与分离出的造血干细胞合个影

与分离出的造血干细胞合个影。

【对话刘英才】

记者:得知配型成功时,你的感受如何?

刘英才:2007年元旦前后,我接到了来自河北红十字会骨髓库的电话,称一名山西血癌患者与我的骨髓初步配型成功,是否愿意捐献?我在激动中感到一些意外,因为骨髓配型成功的几率仅百万分之一。以往在电视和报纸上,曾经看过一些幸运患者经志愿者无偿捐献而治愈的病例,而且也听说过很多人在配型成功后,志愿者又因各种原因而临阵变卦,拒绝捐髓。原来总觉得这些关于血癌患者救治的事情像故事,与自己的生活似乎很遥远,没想过会如此真切地降临在自己的身上。其实在踏入社会后,我常常感觉自己日益变得麻木了。但那位白发的中年少校,在记忆的角落里复苏。我想,我不应该犹豫。

记者:2004年,你曾经采访过一位造血干细胞捐赠者,这对你本人的捐献是否有影响?

刘英才:2004年,我采访过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说实话,我在采访别人捐献时,曾看着分离机犯嘀咕,机器会不会在采集的时候出问题?是不是足够安全卫生?所以,接到第一个电话之后,我也有过疑惑和担心,当晚我在家里花了很长时间上网搜索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资料,还特意把自己当时的报道翻了出来,没有发现捐献对身体有害的报道,我就放心了。

记者:家人的态度如何,他们理解你支持你吗?

刘英才:起初,我爱人不太理解,担心我的身体,还找朋友来一起说服我,一度发生过争执。经过我一段时间的“思想工作”,她对捐献有所了解后,转而默默支持我,开始每天给我做营养餐。父母开始也不同意,我只能和他们说道理,详细说明捐献的过程,最后打消了他们的顾虑。爱人和父母都尊重了我的选择。

记者:决定实施捐赠之前,你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是否顺利?

刘英才:采集造血干细胞的前一天晚上,我尽量把自己调整到最好的状态,怕因为自己影响到另一个生命。现在我拼命吃医生嘱咐的营养餐……我要对得起我的承诺,尽我最大的努力,点亮受捐者的生命。事实上采集过程也非常顺利。

记者:现在身体感觉怎样?

刘英才:到现在为止,身体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只是感觉没什么力气。医生说,这是采集后的正常反应。需要多休息,补充营养,今后要继续服用近一周的治疗脑血栓的药,防止白细胞阻塞脑血管。出院后,大约再经过三周的恢复即可重回工作岗位。

记者:你了解受捐者的情况吗?你们会见面吗?

刘英才:我没想过去了解她的身世背景。每个人的生命是平等的,不论年龄、贫富,生命无价。当一条生命可能在你面前消失时,我相信任何人都会去挽救。我会遵守供受双方一年内不见面的国际惯例以及红十字会的要求。只要受捐者能得到健康,我就知足了。

记者:现实中有很多人在配型成功后反悔,你对他们有什么看法?

刘英才:我理解他们。很多人成为志愿者几年后,自己的身体条件已不适合捐献;也有的人是为了家庭或其他原因。其实他们也是值得尊重的,毕竟他们曾踏出了第一步。我觉得,我们媒体从业者比普通人获取了更多的信息和知识,像我们这样的人都不捐,不了解的人就更不会捐了。媒体从业者不仅仅要报道别人的善行,自己也要成为履行社会责任的一员。

记者:作为一名编辑,你觉得各媒体在宣传造血干细胞捐赠方面有什么不足吗?

刘英才:我通过网络查阅了大量新闻资料。遗憾的是,找不到关于实施造血干细胞捐赠后如何进行康复或者需要注意事项的报道。建议在报道中加强对这些方面的引导,以便让志愿者实施捐赠时无所顾虑,让社会上更多的人得到及时救助。

关键字:
作者:未知 来源:新京报
0% (0)
0% (10)
上一篇: 广本召回近50万辆车 商家:已提前开始履行承诺
下一篇:自主创业店主车玉宝:信守承诺 月月捐款献爱心
0
 
合作伙伴: 承诺返利商城 幸福联盟 百度搜索 谷歌搜索 今日新疆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