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区政府将筹资1.5亿元,为全区人民办理10件实事。
这10件实事分别是:
1、为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办理大病保险;为1000名慢性病低保人员办理定额医疗救助卡;
2、为特困残疾人提供生活资助和职业技能培训;
3、改善9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生活条件;
4、实现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全覆盖,建设32个标准化村卫生室;
5、改造乡村10座危桥,修建40公里通乡通村公路;
6、综合整治天井剅等河渠;
7、配套改造4个拆违片区,封闭式建设5个居民小区,翻修6条街巷道路;
8、创建2条市容管理特色街,整治3个集贸市场,打造 5条市容美好示范路,划线限时管理7处重点地段;
9、继续为背街小巷、老旧居民楼栋安装路灯、楼道灯;
10、实施“天网工程”,在城区主次干道增设视频监控探头。
沙市概况
沙市区是湖北省 荆州市的一个行政区,国土面积492平方公里,人口61.04万,有汉、回、满、蒙、苗、朝鲜、壮、土家、维吾尔等28个民族;地处长江荆江段北岸,全境跨东经112°13′~112°31′,北纬30°12′~30°25′,市区沿长江自西向东呈带状分布,地势平坦,西南高,东北低,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9℃~16.6℃;为长江中游良港。荆州市城区工业、商业、交通、邮政、电信、金融的主体分布在沙市区,是荆州市人流、物流和信息的中心。
早在五六千年前,沙市就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有“大溪文化”、“龙山文化”遗存,沙市的先民据此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期,沙市曾是 楚国都城郢 的外港,初称“津”,意即长江渡口。至唐代,始称沙头市,简称沙市,意为古长江与沮漳河、夏水之间三角洲顶端的市镇,是著名的鱼米市场。明中后期,沙市商业、手工业 渐趋发达。《广阳杂记》称:“沙市明末极盛,列巷 九十九条,每行占一巷,舟车辐辏,繁盛甲宇内。”号称 “三楚名镇”,已成为当时长江沿岸著名的商业和手工业城市、全国十二大商业都会之一。咸丰年间,沙市为湖北中西部货物和粮、盐总汇,全国十余省、市的商人在沙市组织的行会有十五六个之多。
行政区划
1994年10月22日设立 沙市区 之初,辖朝阳、解放、崇文、中山、胜利 5个街道办事处和立新、关沮、联合、锣场4个乡.同年12月3日,原江陵县所辖的岑河镇、观音垱镇及岑河农场划归沙市区管理。12月19日,沙市农场从沙市区划归市农场管理局管理。12月23日,沙市区辖的联合乡划归玉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1995年3月20日,市政府下文将岑河农场划归市农业局管理。5月19日市政府又下文将岑河农场划归沙市区管理。6月12日,沙市区正式接管原江陵县种畜场、农科所,将种畜场划归区农牧局管理,将农科所并入岑河农场。2000年7月26日,岑河农场(西湖管理区)划归市农业局管理。2003年12月,钢管厂社区居委会划归玉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
沙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历史沿革。沙市区 是荆州市的 中心城区,位于长江中游荆江北岸、江汉平原腹地。素有“三楚名镇”、“百年商埠”、“工商名城”、“江汉明珠”的美誉。明中叶,沙市是全国55座著名的商业手工业城市之一。1895年被辟为通商口岸。民国时期成为湖北省仅次于武汉的第二大城市和重要的领事馆聚居地,有“小汉口”之称。建国后,沙市是湖北省最早设立的四个省辖市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1994年底,原荆州地区与沙市市合并,新设立沙市区。
人文风貌。商周文化遗址周梁玉桥、屈原故居江渎宫、楚灵王离宫章华寺、明辽王朱宪玮所建万寿宝塔、孙叔敖墓和张居正墓等著名古迹映现着沙市灿烂的人文历史。当代,沙市先后走出樊明武等 5位院士,培育世界冠军乔娅、吉新鹏,影视歌明星袁泉、曾黎、梦鸽。近年来,“沙市老姨妈”精神、“彭国珍志愿者服务队”成为城市名片。随着“四城同创”深入推进,“干净、靓丽、优美”的城市形象逐步形成。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近年来,沙市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开拓奋进,深入推进“工业兴区、商贸活区”战略,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区呈现出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结构日趋优化、环境面貌明显改观、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发展态势。沙市区先后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省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先进单位等 9项国家级和15项省级荣誉。自2009年荆州市实施绩效考核以来,沙市区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市绩效考核“优胜单位”。